鹿门一儒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134章 迁徙突厥人,推背图之大唐帝国,鹿门一儒,海棠文学网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结社率等人谋反之事结束了,但是余震不断。

五月初五,李世民刚回到长安,群臣们的奏章已如雪片般飞到李世民的御桌上。大家的意见出奇地的一致:“应借鉴晋朝时期五胡乱中华的历史教训,非我族类,其心必异!突厥人留在黄河以南有非常大隐患,建议将塞南地区的十余万突厥人迁徙到塞北草原。”

还有一些大臣上奏章要求,贞观三年温彦博提议将突厥人安置在黄河以南,应治其误国之罪,他们普遍认为正因当时将突厥人安置在黄河以南,才导致十年后结社率谋反的肘腋之患。

李世民看完这些奏章,气愤地说:“朕主张群臣知而不言,勿要言之不尽。温彦博曾在贞观三年建议将突厥人安置在黄河以南,但是由朕亲自决策而定的,如果大臣因言获罪,以后恐怕是道路以目,无人敢畅所欲言了。况且温彦博已去世两年了,诸位大臣难道还想因此事而将温彦博从坟墓中拉出来鞭尸吗?”

李世民语重心长地说道:

“这几日朕重新把魏侍中在贞观三年的奏章调阅:‘突厥代代作盗为寇,是百姓的仇敌,如今有幸灭亡了他们,圣上因他们投降归附,不忍心将他们全部杀掉,应释放他们归还故土,不可留他们在中国。突厥人衰弱就请求臣服,强盛就叛变作乱,这本来是他们的常性。如今投降的突厥人有十余万人,数年之后,繁衍生息,一定成为心腹之患,后悔不及。晋朝初年,胡人与民众杂居在中国,郭钦、江统都劝晋武帝将胡人驱逐出塞外,来断绝动乱的根源,晋武帝没听从,后二十余年,就出现了五胡乱中华,前车之鉴后车之师!’

朕研读了多遍,深感是魏征所言是字字箴言,只可惜朕当时是以赤诚之心对待突厥人如赤子一般,而疏忽了魏征的谏言,朕现在明白了,中原王朝是树木的根基,四夷乃是其枝叶;割断树根以奉养枝叶,树怎么能生长繁茂呢?朕不采用魏徵的谏言,结社率等人谋反,差一点让朕狼狈不堪。祸由朕之疏忽,朕应下罪己诏。”

群臣一听要下罪己诏,纷纷拜伏于地,高呼:“圣上圣明!主忧臣辱,主辱臣死。臣等未能替圣上分忧,都是臣等之罪。”

李世民听罢,沉默良久,说道:“朕现在已经意识到错了,现在当务之急是将塞南地区的十余万突厥人如何安置问题,避免再出现肘腋之患的事情发生。”

魏征上奏道:“臣还是坚持贞观三年的意见:将这些突厥人驱逐出塞外,以断绝动乱的根源。”

岑文本上奏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
修仙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盘点历史意难平,皇帝们直接泪崩

范行一

武侠卧底,从满级神功开始无敌

想躺平当咸鱼a